发布时间:2014-06-11
浏览次数:0
目前对于楼市拐点的定义有很大分歧,正确界定不同的拐点,对于划分楼市周期、制定决策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以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的同比增幅曲线为例,2010年实施限购以来按不同划分标准,有三类。
第一类拐点是平常理解的峰值和谷底,即曲线的转折点。这样的拐点有三个:2010年4月,此时房价同比涨幅为11.5%,为该曲线的一个峰值;2012年6月为谷底,涨幅为-1.4%;2013年12月为9.7%,为另一个峰值。
第二类拐点是微积分范畴上的拐点,即切线穿越曲线的点。在这个拐点的两侧,曲线斜率的走势相反。粗略看,在2010年1月份、2011年5月份和2013年4月份出现了此类拐点。
第三类拐点是曲线总趋势的转折点。楼市限购以来,房价总体上是涨的月份多,而跌的月份少。从总趋势看,房价依然保持一个上涨的姿态。从2010年1月到2014年4月,有10个月出现房价同比的下跌,集中在2012年3月到2012年12月的区间。而同比上涨的月份有42个,只有温州显露出了房价的转折点。从2011年9月份开始,温州房价保持连续32个月的同比下跌,而只有20个月出现同比增长。对于这样一个时间点,可以理解为拐点。
我们通常理解的拐点应该是第二类。现实中,大家往往会用第一类拐点的走势来套用对第三类拐点的理解。这使得大家对于拐点背后的经济含义产生了混淆。再具体看,这三类拐点对应了楼市的三类周期:短周期、中周期和长周期。
从短周期看,房价增幅曲线出现峰值或谷底,往往和短期内的市场情绪叠加有关。尤其在买涨不买跌的情绪下,往往会在短期内催化房价涨幅呈逐月攀升的态势。而一旦房价触碰天花板,市场就陷入了冰冻。
从中周期看,楼市拐点往往出现在调控政策后的3~6个月内。此类拐点基本吸收了此前政策的效力,在成交量出现持续疲软后,最终在房价上得以体现。
从长周期看,由于并没有出现这样一个拐点,因此也意味整个楼市的趋势是一直上行的。无论有多少个短周期或中周期的拐点,房价一直会保持“看涨容易看跌难”的特性。
对于短周期的拐点,往往会出现价格的峰值和谷底。这样的数据最为敏感,也最容易为媒体舆论炒作,进而倒逼地方政府收紧或放宽楼市调控政策。在峰值点,房企可以积极推盘,因为这时购房者的热情最高。
对于中周期的拐点,往往是政策效力开始释放的时间点。房企要善于悟出这个点出现的时间。如位于曲线下行通道中的拐点,往往是拿地的好时机。
从长远角度看,对中国楼市的开发依然应持极大的热情。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房企会热衷激进拿地的模式。此类房企看到了中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制度红利和土地的稀缺性。若有足够的财力支持,一般在拿地上都会毫不含糊。
中国建设报·中国住房
Copyright (C) 2024 淮北海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