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7-31
浏览次数:0
整治骚扰电话的一张大网正在拉开。
工信部等13部门日前联合印发《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》,决定自2018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底,在全国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。工信部方面表示,商业营销类、恶意骚扰类和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将成为重点打击对象。
《方案》明确提出,规范重点行业商业营销行为。由各相关主管部门牵头,加强各行业商业营销规范管理,宣贯相关法律法规,查处商家违规滥发商业类电子信息的行为,严禁在用户明确表示拒绝后仍向其拨打营销电话,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予以行政处罚,从源头上杜绝营销电话扰民。
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售房租房电话营销行为,将由住建部牵头,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、房产中介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员的监督管理,严格落实中介机构备案制度,严格规范电话营销行为。
商业营销仍为电话骚扰主要领域
当商家漫天撒网,随意向不确定客体灌输商业信息时,当消费者明知不妥但完全无力拒绝时,这样的电话轰炸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过去,尽管有关方面屡次表示将加大治理力度、规范通信秩序,但现实的看,民众正常生活被干扰的情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。因此,确实需要有更加严厉的措施出台。
从目前来看,商业营销类仍属于电话骚扰的主要领域。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举报中心公布的情况月报显示,在今年6月份共收到的举报涉嫌骚扰电话4.5万件次中,其中内容为贷款理财类、违规催收类和房产中介类的举报信息居前三位,占比分别为20.8%、18.5%和11.2%。三者均属商业信息,合计占比超六成。
此番治理行动明确要求,规范通信资源管理,加强源头治理,打击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。可谓对症下药,切中肯綮。
严控骚扰电话传播渠道
首先将严控骚扰电话传播渠道。其中加强语音线路和码号资源管理,要求运营商们要按照“谁接入谁负责”的原则,严格语音线路和“95”、“96”、“400”等码号资源的用户资质审查,规范资源使用,严禁为非法经营、超范围经营提供线路资源和业务接入。
同时全面规范营销外呼业务。要求呼叫中心企业要对经营资质、自营和外包业务进行全面规范,开展商业营销外呼的,应当征得用户同意,不得对用户正常生活造成影响。用户明确表示拒绝后,不得继续向其发起呼叫。
行动方案还要求手机制造商应支持手机终端配备防骚扰电话能力,明确提出“运营商、移动转售企业、相关互联网企业应通过短信、闪信、应用软件等方式为手机提供疑似骚扰电话标注、拦截和风险防控警示服务。”
规范重点行业商业营销行为
针对金融类电话营销行为,该方案要求银保监、证监会加强对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,严格规范贷款、理财、信用卡、股票、基金、债券、保险等业务的电话营销行为,督促金融机构对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的电话营销行为加强管理。
对于售房租房电话营销行为,将由住建部牵头,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、房产中介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员的监督管理,严格落实中介机构备案制度,严格规范电话营销行为。
对于医疗机构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电话营销行为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将加强监管,特别是加强对涉嫌违法违规开展电话营销的医疗机构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,规范母婴保健、医疗美容等医疗行为以及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行为,严厉打击无证行医、非法医疗美容和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保健食品。
行动方案中提到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涉骚扰电话相关案件给予法律指导,研究提出适用法律意见。司法部配合各相关部门,推动完善相关法律规定,进一步规范电话营销行为。
中房网
Copyright (C) 2024 淮北海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